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报告推荐

2014年商业地产发展现状浅析

分享到:
 2014-11-30 08:36:0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10G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多地商业地产遭遇降租乃至退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然有很多城市在跑马圈地、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城市综合体或大型购物中心

以广州为例,在中心城区商业地产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番禺、白云、萝岗等区域也在不断建商圈。在番禺万博中心商圈,除了已经开业的海印又一城、天河城奥特莱斯、奥园广场、汇珑新天地外,还聚集了番禺万达广场、敏捷广场、奥园中央广场、天河城、四海城等商业项目。

2014年广州将新增商场面积56万平方米,接近目前存量面积的1/3。如果以过去5年年均消化10万至13万平方米计算,仅今年的新增供应就要4-5年才能消化完毕。北京2013至2015年新增商业项目体量将达到340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西单大悦城。国际咨询机构世邦魏理仕统计,2014至2016年上海将新增商场面积330万平方米,与以往年增40万平方米的供应相比大大提速。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商业地产面临过剩隐忧。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商业面积1.2平方米已算较高水平,而目前国内一些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达2平方米。世邦魏理仕调查发现,去年全世界建造商场最多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9个;中国在建商场面积占全世界在建商场面积的一半多。

在住宅限购的背景下,很多原来做住宅市场的开发商盲目涌入商业地产领域;楼市调控下的地方政府也有极大的冲动通过商业地产弥补土地财政。在两者合力下,很多城市特别是财力较脆弱的三四线城市大干快上搞商业地产,造成区域供应饱和,泡沫增加。

商业地产供应过剩导致恶性竞争,不仅使得空置率攀升,也加剧了百货零售业的亏损。齐晓斋说:“目前百货行业的萧条和亏损并不完全是电商冲击导致的,恶性竞争、经营模式落后等才是主要原因。”以新近关闭的常州百盛为例,周边聚集了乐宾、万达、金鹰等大型商场,竞争极为激烈,生意普遍难做,新项目开业后都难以按预期盈利。

百货业的低增速、低利润越来越无力支撑高昂的房租,城市综合体前景堪危。近三年,多家百货企业样本数据显示,其物业租金和员工开支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14%和18.5%,而同期百货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仅为8.8%。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2-2027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在房地产调控之下,住宅市场投资受限,商业地产成为市场投资的宠儿,但:“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潜在细分市场集中在哪个领域?”,“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