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行业机遇与挑战共存 中长期增速或达20%~25%
一般而言,国际血透行业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跑马圈地期、异地扩张期、平台合作期。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第一个阶段的中前期,即相对初期的水平,整体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据预计,血液透析行业中长期的增长有望稳定维持在20%-25%左右,前景大好。
血液透析行业驱动因素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还比较“年轻”,其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将快速增长:患病率增长,市场潜力无限;据统计,目前我国ESRD患者200多万人,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预计到2030年我国ESRD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届时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150万人,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平均治疗率75%,则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300万人之多,是目前的10倍之多。
2030年中国血液透析人数增长预测(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二,行业空间大:国内目前血透缺口仍然巨大,覆盖率不足15%,未来市场空间巨大;2014年,我国新登记血液透析患者5.38万人,同比增长19%,相应透析设备采购增速超过30%。
2014年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单位:万人,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三,技术突破,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就血透器械而言,目前国内除透析器外,国产化率己经高于50%,透析器的自主研发技术预计2年内将有较大突破,同时国产化替代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将逐步为国产品牌打开市场份额;
其四,大病医保保障血透支出费用:尿毒症被纳入大病医保,未来整体对于血透医保费用支出将逐步提升,一定程度上解决行业费用瓶颈。截至2014年年底,大病医保已在27个省开展了392个统筹项目,覆盖人口7亿人。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由50%以内提升到70%以上,这些是释放透析治疗需求的最主要原因。
血液透析行业不利因素
不过,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很多对于血液透析行业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短期制约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医保费用仍难以覆盖整体血透经费缺口;其次,国内对于血透支付模式限制了血透企业未来中期盈利天花板的高度;最后,国产品牌的进口替代仍然需要一定时间,耗材的跑马圈地需要各方利益协调,短期爆发可能性较低。
只有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降本)、整体支付结构的改变、企业平台合作生态圈的打造,行业的新模式将带领整体行业跨越目前的费用瓶颈,得到新一个台阶的增速跃升。
血液透析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总的来说,由于透析中心及仪器普及率不高、基层医生对透析方案的学术认识和治疗水平有限、支付能力低下等原因,我国规律透析的存量患者仅有33.70万人左右,救治比例约为15%,远低于37%的全球平均治疗率,而欧美发达国家的透析治疗率已经达90%。
按理论发病率计算,中国中末期病人数量超过200万,按年透析费用6万元计算,血透市场理论规模逾千亿,这也为行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民营血透服务的资质逐步放开,血液透析行业即将迎来民营资本的黄金投资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ESRD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这意味着那时的理论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500亿元。
2030年中国血液透析市场发展空间测算(单位:万人,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血液透析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血液透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血液透析行业未来...
p2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