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机床被两市停牌 机床行业面临发展难题
今日,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在香港与内地同时上市的昆明机床,被同时停牌。这对于机床行业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昆明机床究竟是个例还是行业普遍问题?对于业内其他参与者有何警示?
关于世界机床行业,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观点——环保化、智能化、复合化、高速化等。尽管中国机床企业也做过相应的尝试,但是从过去十余年间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套路”显然不适合中国机床业。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产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质量着实堪忧,高端市场为外资企业占据,低端市场竞争残酷利润微薄,企业发展也缺乏动机。
这一现象延续了很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机床行业就进入了下行通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机床行业的消费状况不容乐观,2014年较2011年下降了18.6%,而2015年的同比降幅更是达到13.5%。而且从市场的机床消费情况来看,这种下降是结构性的,低档通用型产品下降最为明显。而且与曾经行业的辉煌时期相比,重大型机床与普通机床的产销量更是跌至谷底。
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口机床数量居高不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自身战略,那么势必难以幸免。
从下游客户的需求来看,普遍都在追求机床产品的个性化与智能化,要求机床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因此对于机床企业来说,只有满足客户化定制、自动化成套,才能够打开下游市场。
而且下游各个行业的客户需求状况也不一样,例如随着智能手机销量上涨,用于加工智能手机壳体的小型立式机床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另外,传统机床行业的优势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以往的机床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以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制造通用型的中低端单机产品。而眼下,只有按照客户要求来提供打包的生产解决方案,才能赢得市场。而这一方面,却是传统机床企业并不擅长的。
如今下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着变化,如果机床企业还是按照以前的那套玩法,势必会被客户抛弃,供需错配这一矛盾也将会进一步激化。
总体来看,我国机床行业只有向纵深发展,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才能找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眼下我国也在推行“制造业升级”战略,机床作为百业复兴的基础,势必要服务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目前之所以会停留在“代工”阶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机床的精度、智能化水平跟不上,这也就导致了国内的生产环境十分原始。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机床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机床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机床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13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