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受阻 莱茵体育首当其冲
从2014年7月开始,中资在海外掀起了一股抢购足球俱乐部的浪潮,引发监管层高度重视。监管部门甚至直言某些企业是“非理性和异常投资行为”,未来将收紧海外并购政策。在此背景下,莱茵体育首当其冲,于近日宣布终止收购英超足球俱乐部南安普顿。
由于国内体育产业火烧得正旺,市场迫切需要优质内容,而海外足球俱乐部出售意愿强烈,从而引发了中资收购海外俱乐部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的足球俱乐部达到12家,耗费资金超过150亿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与体育领域无关,巨额跨界并购存在很大的风险。
而且,这些海外足球俱乐部并非优质资产,反而存在业绩亏损、战绩平平等问题。早前,就有一家上海公司曾收购意大利帕维亚足球俱乐部,但因为业绩不见好转最终选择转手。
历史上,美国和日本也曾经大规模收购过欧洲足球俱乐部,但实际运营情况并不乐观。正因此,在大举吞并海外足球俱乐部后,引发了对中资企业运营能力的质疑。
一般认为,中资企业不惧亏损,甚至收购二、三流的球队,无法是倚仗中国市场。未来十年,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足球作为其中的重要赛事之一,前景毋庸置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足球产业商业价值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足球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0亿元,可增长空间巨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了庞大的市场空间,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中长期政策规划,最大程度地支持足球产业发展。其中,短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超过7万块,特色足球学校2万所。
所以,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及企业共同推动下,中国足球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旦实现爆发,这些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企业无疑将率先受益。
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要如何将这些经验传回中国,是开发国内商业友谊赛,还是引进青训学院,抑或是围绕俱乐部IP开展周边。
总之,中资企业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无可厚非,但盲目跟进风险很大,未来需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根据足球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足球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足球俱乐部、足球产业主管部门、研究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足球产业当前...
p4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