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智能硬件遭遇瓶颈 难以打造面向大众的品牌

分享到:
 2017-03-15 17:44:1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72G0

时至今日,智能硬件发展已趋于冷静,并重新回归到用户需求上来。然而,近九成以上的企业惨遭淘汰,表明这个行业仍然寒意逼人。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从无到有打造一个面向大众的智能硬件品牌,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品牌对于智能硬件打开市场至关重要,没有好的品牌,根本难以形成用户购买和用户累计。正因此,很多较成功的初创企业都擅长“借东风”,如FIIL、锤子科技、小米生态链企业等。

智能硬件初创企业通过已有的品牌优势,先成长为一家初具规模的企业,才能进一步建立自身品牌影响力。而很多智能硬件初创企业无“东风”可借,只能倒在前进的路上。

前瞻经济学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智能硬件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可挖掘潜能巨大。同时,政策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多次出台专项行动或针对性政策。

消费者持续看好智能硬件,是因为智能硬件确实提高了效率或改善了体验。所以,理论上来说,智能硬件只要提供足够的用户价值,就不愁没有市场。

但现实是智能硬件产品与市场严重脱节,用户需求被无视。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原因是智能硬件企业过度强调“智能”,或只是对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导致体验糟糕。伪智能的硬件产品,非但没能解决消费者需求痛点,还增加了用户学习成本。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硬件的信任被透支,后来者更难以打开市场。正因此,品牌对于智能硬件企业才如此重要。

所幸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在于智能硬件深度结合后,能够解决上述难题,从而摘除伪智能标签。人工智能的加持,有望使得智能硬件迎来新一轮增长,前景依旧广阔。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已从2012年的13亿元飙涨至2015年的424亿元,增势有望延续。如果算上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家电等,到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智能硬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说,智能硬件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则需寻求突破点,立足消费者需求,打造品牌,从而摆脱尴尬的现状。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2025-2030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智能硬件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5q0

分享:
标签: 智能硬件 品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