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文化娱乐产业逆势而上 年均增速或达15%以上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下,文化娱乐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因此,文化娱乐产业的动向一直保持着高关注度,资本对此的热情也是有增无减,显示出文娱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将是精神层面的文娱娱乐,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娱乐产业总体规模达4500亿元,增长喜人,文化娱乐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此外,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更是提到,在2020年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娱产业的增长比例至少每年要达到15%以上,文化娱乐产业将迈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文娱产业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发展较为平稳
2006年以来,我国文娱产业增加值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较为平稳。与2006-2010年相比,2011年我国文娱产业增加值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改变。2013年文娱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在GDP中占比为3.63%,到2014年,我国文娱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同比增长12.49%。
2008-2014年中国文娱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文娱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大致相当。意味着未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更注重精神文娱生活,对旅游、体育、教育、娱乐休闲等文娱消费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文娱产业的市场规模还将再度扩张。
文娱产业发展不成熟,占GDP比重较低
我国文娱消费支出总额巨大,但实际供给能力有限,还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业发展仍不成熟。从文娱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2008年中国国文娱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重为2.37%,2013年占比为3.69%,2014年占比为3.77%,均还不到4%,而美国这一数值高达25%。
2006-2013年中国文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趋势(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文娱产业经营机构数量多,但集约化程度低,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由于起步较晚和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原因,我国的文娱企业还存在总体规模偏小的问题。
文娱产业融合化发展大势所趋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的系统性文件。该文件明确定位了文化产业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都将是中国文娱产业发展,乃至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文件的出台,再次反映出当前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边界已日益模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电信产业、制造业和农业等形成融合化发展格局。文化产业中的企业也多为综合型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演变为:旅游文化业务、演出及影视剧制作、互联网业务、文化交流或展览承办、动漫制作及其他文化相关业务如酒店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等几项或多项组合。因此,文娱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化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主要路径。
文娱消费比重将上升,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居民花费在住房、衣服、食物和交通等方面的比重必然呈下降趋势,而在文娱产业等上的消费比重必然呈上升趋势,而正是这些产业的很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发动机。
目前我国文化娱乐消费潜在规模是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左右,中间仍有3万亿元消费缺口,还可以进一步发掘市场潜力。文娱产业发展有政策扶持和资本的倾斜,预计国内文娱产业发展步伐将加快,文娱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对于文娱产业各个领域而言,面临着空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未来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娱产品的需求同样在大幅增加,随着国内文化企业的快速壮大发展、国家竞争力加强,文化产品的出口也将快速增长。
p3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