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渐近 中国主题公园如何自处?
进入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日期特逐渐临近,因此近期相关动态总能引起资本市场对迪士尼板块的热烈追捧。1月5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公布首份园内演出“菜单”,原汁原味的迪士尼人物,融合传统中国风,共同构成主题乐园内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受此影响,当天哈尔斯、小天鹅A等相关概念股大涨。
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主题公园,迪士尼首次进入大陆市场,并落户上海将催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据悉,上海迪士尼的参观人数首个完整年将达到2500万人次,成为世界上接待人数最多的迪士尼乐园。按400元门票/人和按照10倍杠杆测算,迪斯尼开园每年将带来1000亿以上经济增量。此外,周边产业如旅游、酒店、零售等也将大受裨益。不过,对国内主题公园而言,上海迪士尼公园开业,将进一步加深它们的困境。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自1981年深圳打造锦绣中华成为国内第一家主题公园以来,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历史已有30余年,目前国内主题公园为3000余家,其中深圳欢乐谷、广州长隆与浙江Kitty乐园等是其中的代表公园。
选址上,我国主题公园的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内陆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也逐步增加,但整体上质量参差不齐,能够保证品质的仅占少数。
形式上,我国主题公园有水乐园、文化、影视表演、室内主题娱乐等形势,其中,大多数主题公园的游乐内容都以惊险、刺激的大型户外玩乐项目为主,这一定位吸引了不少希望寻求感观体验和释放压力的中青年游客,不过却限制了主题公园人群向儿童与老年人扩展。
经营上,3000余家主题公园中,国内知名的、且运营良好的主题公园仅为10%,大多数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一些主题公园设施陈旧、涉嫌抄袭、缺乏创新与吸引力是关键因素。
主题公园发展对策
基于上述背景,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强势威胁下,国内主题公园困境加重,大洗牌在即。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主题公园的积极自救,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首先,内容形式上,要摆脱盲目抄袭,做到以自身文化产业为依托,打造有趣味、有创新的乐园以及相关项目,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进而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考虑到惊险、刺激的定位限制了主题公园消费人群,未来主题公园可以向“合家欢”乐园转型,以吸引整个家庭消费。
其次,选址上,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日渐明显,主题乐园需要抓住机遇,尽快布局这类地区。
最后,向迪士尼学习,打造全产业链,并通过资源优化与重组,获得巨大商业利润。这需要主题公园不但建设下游乐园项目,还需要主动进入上游文化创意环节中,如投资动漫作品、联合开发动漫衍生物、打造线下动漫人物游戏项目等环节。通过全产业链发力,主题公园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品牌影响力将不断提高。
(以上数据信息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主题乐园行业的现状趋势、机遇挑战、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主题乐园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主题乐园行业未来...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