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因为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设计者就应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迎合公众的需求。而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推行“公众参与”性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具有绝对广泛的应用前景。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充斥着简单化的功能空间,一些虽经刻意处理,但不免陷入图案式的平面安排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貌掩盖了地方风格,过于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而忘却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较少有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当然也就达不到设计的最终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意图不被公众理解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够了解或根本不理解设计师对外部环境如景点、小品等建筑的设计意图,难免产生与设计意图相悖的使用行为,即误用环境。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身影
大多数设计者即使在设计时注重了公众的参与,但也仅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
2、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基本上是封闭的,不对外的,这种运作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开放、透明度高的模式来取代它,使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其更加成熟。
公众参与设计提供了一种在尊重与平等中进行交流的机会。城市公园这种为大多数市民使用的开放性的交流空间的设计、适合这种方式。设计师只有在全面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后、才能更好的促进项目向成功的方向迈进。城市公园的建设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与公众(尤其是居住在该城市的居民)取得一致。这就要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有公众的参与、要调查他们的意愿、切不可主观臆断。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城市公园规划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