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合成青霉素成青霉素发展主要方向
半合成青霉素以及其复方制剂,改变剂型,加强制造工艺……采访中专家们纷纷给出了青霉素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报青霉素系列报道将以此文画上句号,但青霉素所历经的过程留给我们的思索远未结束。
青霉素类抗生素中,除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这类“最原始”的窄谱青霉素,后来又衍生出了广谱青霉素、耐酶青霉素、氨基青霉素等半合成青霉素。它们是在青霉素菌发酵液的基础上,改造其化学结构,而生成的新品种,填补了青霉素的一些缺陷
比如窄谱青霉素只对阳性球菌有效,而广谱青霉素中的氨苄青霉素不但对球菌有效,也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效。窄谱青霉素只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而氨苄青霉素可以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肠道系统感染,之前,这些青霉素家族中的成员,也与青霉素一样,是医院治疗中的必需品。
但不少市民却发现这些青霉素家族成员,好像比青霉素本身还少见。其实像以前常用的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美洛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等,在临床使用比青霉素还要广泛,但与此前不同,它们都已经不单用了,而是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同时使用,成为一种复方制剂。
之所以不单用,是因为现在耐药菌非常厉害,如果单用这些‘青霉素成员’无法再达到原来的药效。耐药菌‘抗药’的惯用手段一是产生水解抗生素的酶,另外一种是在细胞壁外形成一种筑起一道保护屏障,使抗生素无法进入。比如,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而配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使用,就可以抑制掉水解酶,提高药物的浓度,增强药效。
■半合成青霉素是青霉素发展方向
采访中多位专家还谈到,虽然传统青霉素类药物用药不便,或易产生耐药性,已成为低价普药,利润空间小,造成使用量逐年下降,但青霉素仍然是抗生素市场的基石。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以及其复方制剂是青霉素生命力延续的一种方式,是青霉素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土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都是与青霉素同时代的抗生素,很多上年纪的人对这几种抗生素也有着深刻的印象,但这几种抗生素早已被淘汰,主要是它们的副作用太大,比如现在很多人遗留下的“四环素牙”、氯霉素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而青霉素能延续到现在,说明它还是相对有它存在的价值。
青霉素也可以通过改变剂型来使它长盛不衰,加大开发和销售服用方便的口服制剂。杂质是青霉素产生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杂质含量和过敏反应成正比,如果将杂质控制在1‰以下就可有效避免过敏反应,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所以生产企业也要加强工艺,减少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杂质。“青霉素被发现以来,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 10年之多,由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时代’,但随着滥用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加,现在人类正进入‘耐药时代’或‘后抗生素时代’。当细菌耐药速度超过抗生素研制速度后,人类就会又回到没有抗生素的‘黑暗时代’。”
不得不承认,在药物造成的生存压力下,细菌表现得更为优秀,它们对抗生素的适应能力似乎渐入佳境。以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为例,其对青霉素的耐药菌于青霉素在临床使用 24年后出现。“如果人类继续‘慢性自杀’,出现更多耐药菌种,那无论青霉素怎么改进,也无法再达到期望的疗效。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75b37bfa05024d43.html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