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产经资讯

中国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人才建设是重点

分享到:
 2018-06-05 16:17:4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77G0

 前段时间,“风投只投外卖不投芯片”在业内引发一轮大争论。争论的背景是,国内风投过度热衷于像外卖平台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像芯片这样的底层技术创新则鲜有人问津。

人才也是跟着产业热点走,“风投只投外卖不投芯片”意味着大量人才跟着资金流涌入互联网行业,国内芯片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比资金短缺更加突出,并成为制约国内芯片产业“逆袭”的瓶颈。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80亿元,同比增长33.1%。

芯片

据了解,我国从事处理器研发的相关人员总计不足2000人。2016年全国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大概40万人,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扩大5倍以上,对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大约需要80万人,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

问题还不止于此。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芯片产业人才的供给与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增速不匹配,依托高校培养集成电路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有部分芯片领域相关毕业生不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尤其不愿意进入制造环节,这些问题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长远发展构成潜在隐患。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清华校友集成电路论坛,几乎汇集了整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环节骨干力量的半壁江山。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眼下清华、北大两所顶尖学府每年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加起来不足40人,更别说未来毕业后又有多少人真正选择从事集成电路领域职业。

虽然如今的“芯片热”集聚了一些政策、资金等资源在集成电路产业,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但要想突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瓶颈,还需要考虑更长远的战略,让“芯片热”不只是一阵风。

而要真正突破芯片的人才瓶颈,大学和科研单位应该完善集成电路领域学科建设,理顺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增加学生的产业实践机会,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

同时,要鼓励集成电路骨干企业持续大力投入研发,为高端人才搭建好事业平台,充分调动人才价值实现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激励机制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上,除了大专院校,产业是输出人才的另一个重镇。眼下,越来越多芯片初创公司的创业团队,正是在各大芯片公司经过充分锻炼后从产业中走出来的。

另外,芯片产业人才也要“走出去,引进来”。基于集成电路全球化产业特征,人才的全球化流动是必然趋势。在我国产业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应加大吸引全球优秀集成电路人才的力度。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体育用品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27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