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物联网发展前景浅析
过去三十年,网络信息科技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而采用全新框架的“物联网”将会导致整个互联网和其他应用网络体系的重建,进而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拉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转变,网络信息化技术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农业的现实情况是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缺乏。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200立方米,这与国际严重缺水警戒线的1760立方米接近,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与此同时,我国每立方米水生产的粮食不足1000克,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000克以上。另外,我国农业自动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高于发达国家。这样的现实说明,我国亟需通过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
经过多年发展,发达国家的农业物联网已具备雏形,并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能力。比如在欧美国家,2名工人可以喂养和管理约200头奶牛,3名工人可以喂养和管理约6000只猪,6名工人可以种植8万平方米菜地。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核心技术积累、传感器测量精度、产品可靠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远未真正实现产业化。
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快速增长,随着通信设备、管理软件等相关技术的深化,物联网技术相关产品成本的下降,物联网业务将逐渐走向全面应用。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广大城乡,无线网络是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也为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农业无疑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地,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尚面临诸多问题亟待发展解决,比如数据安全、传感器安装分布、系统维护、偏远恶劣环境下的电源问题等。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物联网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物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
p1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