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报告推荐

双十一房地产开发商抱团电商 竞争逐渐白热化

分享到:
 2014-11-14 14:18:5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4G0

2014年“双十一”,万科等传统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携手电商平台,开拓销售渠道。中化集团旗下方兴地产在日前启动了“双11光盘节”;龙头房企万科则在今年8月尝试以淘宝全年消费金额抵扣购房款的方式减价促销,16天内销售了13亿元人民币;远洋地产与电商巨头京东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平台京东金融正式签约。征战“双十一”同时,房企也打出了相应的广告和宣传攻势,希望趁着各项利好进一步发酵的机会,把“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气氛引入到房地产行业,形成一个新的楼市成交季。

事实上,不仅房地产企业在试图利用“双十一”,不少传统的房地产网络媒体和电商平台,也在这个“双十一”推出更多的策划和营销活动。打开一家电商网站,就可以看见“双十一”数钱买房、“双十一”优惠团购征集令等眼花缭乱的广告语。

某房地产电商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率先启动“首届房产双十一购房季”线上预订。包括万科、保利、华润、首开、首创等超过50家品牌。来自北京保利首开熙悦春天、广州万科东荟城、重庆华润中央公园等100多个项目超过10万套房源已经开始接受线上预定。

此外,另一房地产电商平台也表示将与淘宝房产联手,打造中国首届“双十一”抢房节。

本次“双十一”活动的合作方还包括万科、绿地、中海等一线品牌开发商,项目涉及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成都、杭州、长春等40多座城市。共计推出1万套特价房,成交金额目标100亿元,并称总让利超过10亿元。

2011年4月23日,潘石屹的银河SOHO1-152户型在某房地产电商网站以最终成交价1202万元拍出,折合单价6.6万元/平,较当时的市场价下跌了22.5%。潘石屹笑言“这是在亏钱赚吆喝”。当时的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只是房地产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关注,宣传目的大于销售目的。

实际上,在2011年房地产电商已经不是新兴事物了。早在本世纪初,房地产电商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当时市场环境不成熟,构想没有转化为成果。直到2011年,业界才开始意识到房子也可以在网上卖了,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房地产电商的发展变得“根本停不下来”。

房地产电商快速兴起背后的市场逻辑是什么?翻阅旧新闻,2011年北京通州区的房价下跌约16%,而这绝非孤例,全国很多城市彼时成交量萎缩。开发商想赶紧卖房子,想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但是没有钱。我就和他们说,我不要你的钱,你给我折扣就好。于是,电商和很多开发商迅速就达成了一致。

开发商确实喜欢这种模式,因为可以锁定每套房子的营销成本。否则投两千万广告费,卖不出去房子就完蛋了。

从2011年开始,其电商服务业务迅速增长,2012年第四季度,该网站的电商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01%,占其全部营收的27%;2013年第四季度,该网站的同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2%,占其全部营收的31%。

到了2014年,越来越多的房地产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已近白热化。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