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10年我国将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将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而到2011年底,中国户籍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而包含进城半年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宽口径城镇化水平迈过50%的门槛,进入城镇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巨大,2012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101251.67元/人,是第一产业的4.98倍,第三产业为83649.69元,是第一产业的4.12倍,未来我国经济总量还会持续增长,仅仅劳动生产率较大幅度提高是不够的,还要有资本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投入,单位土地资源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会成倍地增加产出,因此未来土地非农化需求巨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城区面积为18.30万平方米公里,建成区面积为4.5566万平方公里,征用216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减去建成区面积还有13.74万平方公里,如果按2012年的征用面积测算,则13.74万平方公里的剩余面积足够满足64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
2008-2012年我国城市用地面积情况(单位:万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伴随着商品住房市场的调控政策,开发商对住宅用地的热情已不同往常,而为了土地财政得以持续,地方政府只得加大相对受青睐的商办用地的推出力度,缓解地方财政的窘境。众所周知,商办用地价格明显高出住宅用地价格和工业用地价格,如下图所示,2013年第三季度主要城市的商办用地成交价格是住宅用地的1.26倍,工业用地的8.97倍。因此今后随着地方政府加大对商办用地的推出力度,将进一步促进全国土地平均价格的上涨。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