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2018年中国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13.9%【组图】
船舶出口在我们造船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32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出口船舶占比均超85%,2018年新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13.9%
船舶出口在我们造船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1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32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
而2018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于2019年3月2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61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承接出口船订单2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1.3%;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69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2%。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5.8%、87.2%和90.4%。
从各个月度的三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第二季度的出口船完工量最多,4月为308万载重吨,5月为458万载重吨,6月为191万载重吨,合计957万载重吨;其他各季度整体较为平稳,第一季度合计出口船完工量为782万载重吨,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为784万载重吨和641万载重吨。
新承接订单大多在第一季度,前两个月的新承接订单规模达1095万载重吨,3月份的新承接订单规模也达到了345万载重吨。第四季度的订单也较多,其中,11月达到445万载重吨,仅次于1-2月的规模。
从手持出口船订单的对比情况来看,2018年各个月度的手持出口船订单规模均高于2017年同期。
2018船舶出口数量下滑13.9%,进口数量则增长17.6%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长期监测,我国船舶出口数量连续2年下滑,2018年我国出口船舶数量达6899艘,同比下滑13.9%。较高峰时期的8184艘下滑了近1300艘。2019年1-2月的出口船舶数量为840艘,同比下滑27.0%。
出口船舶中,2018年散货船的累计出口数量为195艘;滚装船的出口数量为10艘;冷藏船的出口数量为2艘。
从2009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来看,滚装船和冷藏船的出口数量波动变化不大,而散货船的出口数量则从高峰时期的681艘下滑到目前的不足200艘。
2018全年我国进口的船舶达到4214艘,同比增长17.6%。2019年1-2月的进口量为182艘,同比下滑37.5%。
从2009年以来的船舶进口数量变化趋势来看,我国船舶进口数量从高峰时期的6352艘下滑到了2015年的3437艘,几乎与2010年的进口规模持平;2016-2017年,我国船舶进口数量则较为稳定;2018年则有所反弹,达到了2015年以来的最大进口规模。从2019年前两个月的进口数量来看,整体有所下滑。
当前,我国离造船强国仍存在差距。《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规划目标中提到,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工业体系,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大国。
在国际造船的舞台上,中国虽然已经超越和日本,成为第一大造船大国,但我国船舶工业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有待加强。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