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情况解析 呈现四大趋势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当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张旗鼓地规划建设甚至不是一个而是若干个物流园区,把物流产业作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由各级政府主导的各类工业园区已达上万个。因此保守估计,我国各类物流园区的数量也应当在数千家。
随着众所周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地产商开始介入物流园区项目,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包括政府主导、大型物流企业自用和物流地产开发等。
因此,物流园区在具体规划、建设和运营时,要把握当前园区规划的主要布局现状。
——我国约7成物流园区在运营中,其余处于在建和规划状态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编制的《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统计,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规划、在建及运营的物流园区有1638家。
全国符合基本条件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638家,比2015年第四次调查数据1210家增长35.37%。其中,处于运营状态的1113家,占67.9%;处于在建状态的325家,占19.8%;处于规划状态的200家,占12.2%。
——物流园区类型较多,约7成物流园区为综合服务型
《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GB/T21334-2017)按照园区依托的物流资源和市场需求特征,根据服务对象和功能,将园区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五种类。
2017年中国物流园区中,综合服务型园区占比60.6%;商贸服务、货运服务、口岸服务和生产服务等类型园区占比分别为17.1%、12.3%、5.5%和4.5%。此外,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批电商、快递、冷链、医药等专业物流园区,《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将其归入商贸服务型园区。
——物流园区产业聚集表现明显,58.6%布局于一级、二级物流园区布局节点城市
物流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外在表现,其规划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起步早,目前75.7%的园区已进入运营状态。西部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加快,物流园区进入规划建设快速发展期,规划和在建园区占比分别为15.9%和22.8%,高于其他地区。
分省区来看,物流园区总数最多的前三名分别为山东(117个)、江苏(102个)和河南(97个);运营园区数量最多的前三名分别为江苏(91个)、山东(86个)和浙江(70个)。而海南、西藏、青海等省区的物流园区总数还在10个以内。
201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按照物流需求规模大小以及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程度,将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分为三级,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全国1113个已运营的物流园区中有652个分布在一级、二级物流园区布局节点城市,占比58.6%;一、二级节点城市平均运营园区个数为6.6个,远高于非节点城市的1.9个;反映出国家规划引导作用增强,节点城市集聚效应显现。
——八成以上园区交通主导方式以公路为主,约四成园区为企业自主开发
全国约80.2%的物流园区交通主导方式以公路为主。以铁路、内河、海运和航空为主导运输方式的占比依次为10.9%、4.2%、2.6%和2.1%。其中,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有26.4%的园区含有铁路货运场站或引入铁路专用线。
从园区开发方式来看,政府在我国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7.7%的物流园区开发方式为政府规划、企业主导,40.2%的园区为企业自主开发,其他开发方式占比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