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热线:400-068-7188

关于榜单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使命。随着中国各行业集聚化发展,园区种类更加繁多,园区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特此发布“2018中国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梳理出一批综合发展能力强的园区典范,引导行业学习先进经验与方法,进一步发挥园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利器”作用。本次园区榜单产业选择主要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的战略新兴产业,选取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机器人、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航空产业等产业,另融合“互联网+”大环境与“绿色化发展”大趋势,将电子商务与林业同样作为本榜单产业选择范围。

榜单前瞻

  • 专业

    资深团队数据萃取,评估指标精益求精,深入解读系统有据

  • 聚焦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促活产业新生态,构筑经济高质发展引领力量

  • 创新

    甑辨产业类型特点,因产制宜模型建立,考核成果更具参考价值

  • 前瞻

    全维评估体系公开,产业脉络系统透视,深度把握产业经济趋势

九大产业园区权威榜单

  • 1 生物医药产业园 -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的特点包括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集聚化发展的优势;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生物医药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前瞻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园区经营实力竞争力
    (60%)
    规模竞争力 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收入
    企业入驻竞争力 园区入驻生物医药企业数量
    龙头竞争力 领先企业(国内外领先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等)指数
    园区环境竞争力
    (20%)
    城市综合实力 城市综合实力包括软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商务成本环境等因素;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的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数
    园区配套 商业配套(酒店、会议厅、多功能厅等)、生活配套(餐厅、员工住宿、娱乐休闲区)、医疗健康配套、物业配套等
    园区政策扶持 1)从层面看:国家、省级、市级、区级、园区
    2)从覆盖范围看:财税激励、产业扶持、金融扶持、科创激励、人才引进和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
    园区服务平台竞争力 1)从服务平台主体: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园区一站式、对接企业直接入驻)
    2)从类型看:产业专业服务平台、政府服务平台、商务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生活配套服务平台
    园区创新竞争力
    (20%)
    人才竞争力 高端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双创人才”、院士、硕博比例等)
    研发技术竞争力 园区研发技术实力(实验室、研发仪器、研发大楼设计等相关配套的水平、研发成果)

    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

    排名 生物医药园区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张江药谷) 0.88 上海 上海
    02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0.70 北京 北京
    03 武汉光谷生物城 0.65 湖北 武汉
    04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0.40 江苏 苏州
    05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 0.37 北京 北京
    06 中国医药城 0.36 江苏 泰州
    07 南京生物医药谷 0.32 江苏 南京
    08 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0.31 广东 中山
    09 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园区 0.36 江苏 泰州
    10 泰达大健康产业园 0.21 天津 天津
  • 2 新能源产业园 +

    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从全球和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情况看,中国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从中国能源利用结构看,新能源占比仅在20%左右,新能源利用程度仍然不够;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煤炭燃烧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总而言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接踵而来,但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人们正常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无法下降;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综上,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

    • 2013-2018年全球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 中国能源利用结构(%)

    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园区新能源发展现状
    (60%)
    园区新能源替代能源量 园区内使用新能源每年可替代的标准煤能源量
    占园区能源消费比例 园区内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总消耗量比重
    园区分类新能源利用情况
    (20%)
    园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类型(7项) 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智能电网等
    园区企业发展激励因素
    (20%)
    地方政策支持 有利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和技术推广政策,包括:财政税收、资金补助、人才引进、企业孵化、科技创新补贴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新能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新能源专业化服务公司、开展新能源城市能力建设和培训
    配套基础设施及发展环境 有利于新能源企业入驻的配套设施和发展的管理机制
    宣传教育 宣传新能源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

    2018年新能源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

    排名 新能源产业园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南京江宁开发区新能源示范园区 0.64 江苏省 南京
    02 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 0.61 江苏省 镇江
    03 青岛中德产业园 0.46 山东省 青岛
    04 长春经开区新能源示范园区 0.42 吉林省 长春
    05 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0.41 广东省 广州
    06 中新天津生态城 0.35 天津市 天津
    07 太原西山生态产业园区 0.29 山西省 太原
    08 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园区 0.18 天津市 天津
    09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0.138 安徽省 马鞍山
    10 北戴河新区新能源示范园区 0.136 河北省 秦皇岛
  • 3 机器人产业园 +

    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均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机器人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

    • 2013-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及预测情况

    • 2018年机器人行业市场结构公布情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机器人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含义
    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60%)
    园区机器人相关产业产值情况
    园区机器人企业入驻情况
    园区产业集群指数
    (20%)
    园区内机器人企业及其相关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集聚程度,产业集中度越高,园区内企业成本越低,园区竞争优势越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第一,园区除机器人产业相关外,是否还有其他产业或其他智能装备;第二,园区内机器人产业集中度,专研工业/服务机器人,还是同步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细分领域
    园区服务指数
    (20%)
    园区配套设施、金融服务、政策扶持、是否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综合服务能力
  • 4 数字创意产业园 +

    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数字创意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细分包括数字创意技术设备制造、数字文化创意活动、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等。数字创意产业是一种融合性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交集较大,而交集部分其实是2017年原文化部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数字文化产业”。

    • 2014-2018年中国数字和文化产业规模相关情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含义
    园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60%)
    园区数字/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产值情况
    园区企业入驻情况
    城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
    (10%)
    数字/文化创意发展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本指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和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的文化产业指数
    园区产业集群指数
    (10%)
    园区内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集聚程度,如数字出版、文化装备、动漫游戏影视、数字创意技术
    园区服务指数
    (10%)
    园区配套设施、金融服务、政策扶持、是否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综合服务能力

    2018年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

    排名 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中关村软件园 0.95 北京 北京
    02 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园 0.48 上海 上海
    03 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0.45 上海 上海
    04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0.38 北京 北京
    05 常州创意产业基地 0.27 江苏 常州
    06 上海天地软件园 0.26 上海 上海
    07 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 0.22 浙江 杭州
    08 广州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 0.22 广东 广州
    09 田面创意设计产业园 0.10 广东 深圳
    10 羊城创意产业园 0.04 广东 广州
  •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中国车市迎来28年首次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显出“疲态”。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看,2018新能源汽车销售首次突破百万辆,达125.6万辆,增长率为61.6%。综上,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呈现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数据依然飘红,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走进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前景广阔。

    • 2012-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及增长情况

    • 2012-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情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含义
    促进园区发展潜力因素
    (60%)
    产能情况/规划(30%) 园区新能源汽车目前产能及短期内产能规划情况
    园区投资/规划投资(20%) 园区投资强度决定园区研发、制造、运营等多个阶段,该指标考察园区累计投资和规划投资额度
    规划用地(10%) 新能源汽车属于大规模制造业,规划用地大小影响园区入驻企业未来规模大小
    促进园区企业发展因素
    (40%)
    政策支持指数(20%)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期,国家、地区和园区的扶持和鼓励政策能有效激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园区提供的政策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化发展,政策激励作用更明显;综合考虑财税、补贴、人才、金融等
    产业集聚指数(10%) 考察园区内产业链的集聚情况,包括整车制造、核心部件(电机、电池等)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展示体验、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区等
    园区服务指数(10%) 考察园区配套服务提供情况,包括物流仓储、商业配套、汽车金融、汽车小镇等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榜单TOP10

    排名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0.72 广东 广州
    02 宝能集团新能源产业园 0.68 广东 广州
    03 盐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0.48 江苏 盐城
    04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 0.42 上海 上海
    05 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 0.35 湖北 黄冈
    06 渭南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 0.32 陕西 渭南
    07 开沃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 0.24 陕西 西安
    08 游侠电动汽车超级工厂 0.20 浙江 湖州
    09 顺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0.19 北京 北京
    10 威马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 0.16 浙江 温州
  • 6 大数据产业园 +

    大数据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市场不断扩大,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大数据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细分行业之一。从大数据产业层级来看,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融合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基础支撑层。预计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基础支撑层仍然是大数据产业的核心环节,融合应用层是大数据产业未来迅速发展的着力点,数据服务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

    • 大数据产业三大层级

    • 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预测(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含义
    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
    (20%)
    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指数(20%) 大数据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与地区产业基础息息相关。工信部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各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指数,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环境、大数据产业及应用、技术研发创新和数据开放共享等因素
    园区产业发展实力
    (50%)
    园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实力(30%) 园区大数据项目落地情况/企业入驻情况
    园区大数据产业研发指数(20%) 园区对于大数据产业生态的建设完善度,园区内的大数据企业的创新能力
    园区企业成长性
    (30%)
    园区产业集聚情况(10%) 考察园区内产业链的集聚情况,包括大数据产业链涉及的硬件基础支撑、软件技术开发、大数据应用、大数据衍生产业、大数据交易等层面
    园区服务水平(10%) 园区在服务运营方面的能力,包括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的金融、创业、人才、培训、政策咨询、中介、市场拓展等多项服务,覆盖自然生态、创业生态、产业生态、政务生态多方面
    园区内提供的政策支持(10%) 园区内企业可获得的政策(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开发区/园区层面),涵盖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家属保障、加强企业引培机制、支持园区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优质企业落地、现行电价收费标准等

    2018年大数据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

    排名 大数据产业园区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中关村软件园和清华科技园两个分园) 0.83 北京 北京
    02 贵安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0.55 贵州 贵安新区
    03 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 0.54 上海 上海
    04 仙桃数据谷/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0.53 重庆 重庆
    05 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 0.49 江苏 盐城
    06 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0.40 福建 福州
    07 廊坊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 0.37 河北 廊坊
    08 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园 0.35 广东 佛山
    09 厦门软件园 0.31 福建 厦门
    10 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 0.29 河北 承德
  • 7 航空产业园 +

    航空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航空产业发展水平,是科技技术、经济发展和关乎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航空装备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细分行业之一。近几年,民航和通用航空行业均快速发展。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通用航空企业,国产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机队中的比例明显提高,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协调的发展格局。

    • 2013-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

    • 2013-2018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时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含义
    园区发展潜力
    (50%)
    园区发展潜力(50%) 各地区政府对该园区2020年的产值规划或各个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发布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中对园区2020年通用航空产业规模目标
    园区产业集聚指数
    (20%)
    主干产业 主要指航空产业主干的整机制造、飞机设计、强度试验、试飞鉴定等
    分支产业 主要指航空产业分支的机载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等
    配套产业 航空零部件加工、转包生产、专用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教育培训、通航运营等组成的配套产业
    其他 新型材料、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高效节能装备、煤炭石油装备、电力机械装备等
    园区企业成长性
    (30%)
    园区服务平台/配套(10%) 园区在服务运营方面的能力和配套设施情况,包括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的金融、人才、培训、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和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园区内提供的政策支持(20%) 可享受国家部委、省市、航空基地/园区管委会等各级政府的专项扶持政策;涵盖贷款贴息、股权投入、奖励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扶持,税收减免、房租补贴、人才基金、创业基金等多种优惠政策; “一企一策”的特殊优惠政策。

    2018年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潜力榜单TOP10

    排名 航空产业园区 总分 地区 城市
    01 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0.83 辽宁 沈阳
    02 南昌航空工业城 0.53 江西 南昌
    03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0.49 陕西 西安
    04 珠海航空产业园 0.464 广东 珠海
    05 成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0.463 四川 成都
    06 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 0.456 天津 天津
    07 哈尔滨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 0.42 黑龙江 哈尔滨
    08 株洲航空产业园 0.29 湖南 株洲
    09 安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0.28 贵州 安顺
    10 荆门通用航空产业园 0.15 湖北 荆门
  • 8 林业产业园区 +

    林业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的节能环保产业也对应体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而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中国林业产值从2011年的409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33万亿元,增长了18倍,成为世界上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林业产业向社会提供基础性产品和服务,木竹材、松香、栲胶、紫胶等产品作为基础性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造纸、家具、造船、铁路和军工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

    • 2015-2018年中国林业产值情况

    • 林业产业特点

    林业产业园区TOP15榜单

    《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创建50个产业示范园区。截至2018年底,有15家园区被认证为中国林业产业示范区。基于园区产值规模这一维度形成林业产业园区榜单如下:

    排名 林业产业园区 地区 城市
    01 曹县家居产业示范园区 山东 曹县
    02 南康家具产业示范园区 江西 赣州
    03 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 河北 文安
    04 寿光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园区 山东 寿光
    05 邳州木制品产业示范园区 江苏 邳州
    06 绥宁木竹产业示范园区 湖南 绥宁
    07 永春香产业示范园区 福建 永春
    08 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 浙江 安吉
    09 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 湖南 桃江
    10 漳平户外木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 福建 漳平
    11 冷水滩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湖南 永州
    12 新田林产工业示范园区 湖南 新田
    13 曹妃甸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河北 唐山
    14 平泉山杏产业示范园区 河北 平泉
    15 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 四川 青神
  • 9 电子商务产业园 +

    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背景

    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向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更加注重效率、质量和创新;电子商务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化发展。

    • 2011-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 2011-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体系

    一级指标 含义
    园区经营规模 园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基地全体电子商务企业产生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包括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等。
    园区电子商务企业收入:全体电子商务企业营业总收入;
    园区入驻企业 入驻电子商务园区的全部电子商务企业,包括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企业、物流、支付、信用、营销等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辅助服务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企业)与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的企业)两种类型
    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2018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综合发展实力榜单TOP10

    排名 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地区 城市
    01 普陀区中环商贸区 上海 上海
    02 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安徽 合肥
    03 沈阳浑南电子商务产业园 辽宁 沈阳
    04 长沙信息产业园 湖南 长沙
    05 虎门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 广东 东莞
    06 郑州市郑东新区电子商务基地 河南 郑州
    07 常州创意产业基地 江苏 常州
    08 西安国际港务区 陕西 西安
    09 广州荔湾区花地河电子商务集聚区 广东 广州
    10 赣州南康家具市场 江西 赣州
说明:

1、不同产业的园区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成熟类产业园区以“综合竞争力”为考察核心,而处于发展初期类园区榜单以“发展潜力”为考察核心。

2、在数据分析项目中,数据来源不同、量纲及量纲单位不同,为了具备可比性和加权意义,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由以上原因带来的偏差。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各指标处于同一数量级,适合进行综合对比评价。

3、每单个指标测算指数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归一化方法:分值=(该指标-min)/ (max-min)

完整榜单下载

榜单参考报告汇总

前瞻专业园区服务

前瞻16年来,完成超1300个地方政府与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助数百地方政府推进招商工作及园区产业升级工作,帮助上百房企完成产业地产拿地策划工作。

产业规划
  • 产业定位
  • 项目概念规划
  • 项目总体发展规划
  • 项目详细规划
  • 产业集群规划
  • 产业体系规划
建设与建筑规划
  • 项目建设规划
  • 项目建筑规划
  • 项目工程规划
  • 开发建设模式研究设计
招商规划
  • 招商方案规划
  • 项目投融资策划
  • 项目招商路线图
  • 项目引资政策设计
  • 项目活动策划
  • 形象包装策划
  • 招商人员培训
运营规划
  • 运营体系规划
  • 管理模式设计
  • 组织系统设计
  • 管理机制设计
  • 组织结构设计
  • 运作模式设计
  • 流程制度设计
园区升级
  • 园区产业升级
  • 空间与功能优化
  • 园区机制创新
  • 园区二次包装
  • 招商引资突破
  • 智慧园区建设

联系我们

邮编:518034 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深圳运营总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南一道飞亚达科技大厦西区3楼

运营分部:北京/杭州/长沙/成都/香港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68-7188

Copyright © 1998-2019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