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O2O生存之道:高频、刚需领域才更易出头

分享到:
 2016-09-22 16:03:4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46G0

曾几何时,O2O是资本、媒体、创业者争相追捧的饕餮盛宴。时过境迁,越来越多企业避谈O2O,深怕自己成为皑皑白骨堆中的一具。

前瞻经济学人

O2O最火爆时,201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就超过上一年全年的3000亿元。融资方面,2014年底至2015年中,光是社区O2O项目获得A轮的就上千个,盛况空前。

随后一场资本寒冬不期而至,O2O遭遇大洗牌,大量平台相继倒闭。2014年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几乎全军覆没,死亡名单之长令人震惊。

在经过残酷的淘汰赛后,能脱颖而出的O2O项目屈指可数,无一不是具备了高频、刚需的特点。这也给后来者一个警惕,不是任何领域都是都是用O2O方式去运作。

以到家服务O2O来说,美发、美甲、遛狗等大量上门项目,根本是人造伪需求或非刚性需求。创业者采用的模式也简单粗暴,只是起到替代作用,根本未能提高效率和服务体验,结果可想而知。

O2O的兴起,是因为其借助了技术手段或互联网渠道,解决了供需两端不对称的缺陷,实现了商户与消费者的直接连接。显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迁徙到线上,靠人海战术、补贴推广从开始就已注定败局。

关于补贴,一直O2O领域绕不开的话题。补贴,既是蜜糖,也是毒药,造就了O2O的繁荣,也因此覆灭了O2O行业。补贴目的是为培育消费者习惯、提高品牌忠诚度,但往往吸引到的是敏感型消费者,这类消费者是哪家有优惠便在哪家消费的典型。

在复盘反思过程中,方明白效率和品质才是O2O服务的根本。真正高效、高品质的O2O平台,是不需要采取补贴策略,反倒可以通过收费来检验服务对消费者是否具有价值。

所以,没有补贴就会崩盘的O2O项目,就表明该领域O2O模式怕是行不通。还是那句话,高频次、强需求的领域,才更适合用O2O方式运营,像出行、外卖等。

现如今,各界对O2O项目变得越发谨慎,存活的O2O平台也在调整运营策略。接下来,O2O平台会形成更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回归商业本质、实现盈利。

总的来说,O2O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会消失,在改善生活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3q0

分享:
标签: O2O 生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